您的位置: 好问康 >儿科 >小儿耳鼻喉科 >高温中暑的急救
man

高温中暑的急救

女  |  32岁 2017-09-05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我们昨天全家去郊游,天气挺炎热的,小女出汗有点大,以为也没什么,天热正常,走走小女突然倒地面色苍白、大量出汗、呕吐、皮肤湿冷,怎么喊都喊不醒,同行的人都说中暑了,快找凉快的地方,所以现在我高温中暑的急救有哪些?,

回答专区

头像

霍思瑜
已帮助网友:1347

2017-09-05

中暑治疗原则:
1.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
2.重量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秦;
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4.防治合并症控制感染,
用药原则:
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
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
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头像

李美玲
已帮助网友:2579

2017-09-05

中暑常规急救处理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1、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
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
将患者躯体呈浸在18摄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头像

刘晓智
已帮助网友:2621

2017-09-05

1、转移
中暑必然发生在高温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温条件下先将其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它平躺,解开衣领,使其呼吸通畅,
2、降温
不管是用物理降温或许药物降温,将患者搬运后首先就是为其进行降温,用一盆凉水或少数稀释过的酒精擦洗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动脉血管方位,以到达降温作用;也能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运用药物降温,
3、服药
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乃是解暑良药,应作为普通家庭常备药来储藏,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若是家里有中暑的患者,能够在为其进行以上两部医治后给其服用解暑药,缓解中暑症状,
4、按穴
要是中暑患者的情况较严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如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头像

肖华
已帮助网友:2137

2017-09-05

气温在35℃~39℃时,人体余热的 2/3将通过汗液蒸发排出,如果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汗液排泄就困难,人的体温调节系统不能完成调节功能,这时,人就会出现中暑症状,
  中暑先兆: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头像

李成希
已帮助网友:1046

2017-09-05

首先对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身体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持续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以及肝、肾、内分泌疾病等人员,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工作服应耐热、通气 性能良好,同时布置好工作休息地点,并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足的睡眠,露天作业要戴宽檐帽,防止太阳直射头部,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高温作业者出汗较多,应多喝糖盐水 、茶水和其它含盐饮料,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消耗,以防脱水引起痉挛,此外,应携带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降温药品,可预防性服用或在出现轻微症状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