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肿瘤科 >如何预防胆管癌的发生?
man

如何预防胆管癌的发生?

男  |  35岁 2018-11-25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最近腹部经常出现疼痛,甚至发胀的很厉害,也因此导致胃口也很不好,体重也就慢慢地在减轻了,整个人看着病怏怏的。如何预防胆管癌的发生?

回答专区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1401

2018-11-25

很高兴为你服务,看到了你的问题,这个问题呢还是真没有办法预防的,建议经常体检,每年做一个体检,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这样就是为了预防。

头像

彭含迪
已帮助网友:1768

2018-11-25


根据以上提供的情况,建议你去正规医院的肝胆外科检查诊治。
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胆管癌病因尚不清楚,与华支睾吸虫感染,HIV感染,乙肝,胆肠引流措施,环境或职业毒素暴露,糖尿病有关,其早期表现为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

头像

魏仲恩
已帮助网友:2743

2018-11-25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可能与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有关。临床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但预后较差。胆管癌患者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配合治疗,许多患者使用后长期存活。采用传统中药配合使用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生长,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病情可以快速好转。
以上是对“如何预防胆管癌的发生?”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欣铃
已帮助网友:2192

2018-11-25

预防之前,你更加要知道它的来源,虽然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2.胆管、胆囊结石
20%~5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因而认为结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
3.溃疡性结肠炎
有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管癌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溃疡性结肠炎的胆管癌患者发病年龄较一般者早20~30年,平均为40~45岁,常有长期的结肠炎病史,病人门静脉系统的慢性菌血症可能是诱发胆管癌和PSC的原因,病变多波及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致胆道癌可能与慢性门静脉菌血症有关。
4.胆管囊性畸形(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囊肿容易癌变已成为共识,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胆管癌的发病率高达2.5%~28%,胆管囊性畸形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早20~30年。尽管75%的胆管囊性畸形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出现症状,但就胆管癌的发生来说,有3/4的患者是成年期出现胆管囊性畸形症状者。关于胆管囊性畸形导致胆管癌变的机制,有人认为胰管汇入胆管的开口异常高时,会使胰液反流入胆管引起胆管上皮恶变。其他可能导致恶变的因素有胆汁淤滞、结石形成和囊腔内慢性炎症等。
5.肝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也被认为与胆管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虽然华支睾吸虫多寄生于肝内胆管,但也可寄生在肝外胆管,虫体本身及代谢产物对胆管黏膜上皮长期刺激,引起胆管黏膜增生,产生瘤样改变、癌变。
6.胆道手术史
胆管癌可发生在手术多年之后,可发生在不含结石的胆管,主要是慢性胆道感染导致上皮间变,常是在胆道内引流术后。
7.放射性二氧化钍
与钍有接触史的患者中,胆管癌的发病年龄较无钍接触史者早10年,其平均潜伏期为35年(接触钍后),且较多发生在肝内胆管树的末梢。

头像

魏仲恩
已帮助网友:2743

2018-11-25

你需要进行预防
1.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
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3.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
胆管癌预后胆癌预后不太理想,其中胆管癌预后是极差的.胆管癌手术切除组一般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很少存活5年.如单作胆管内或外引流,其平均生存仅6~7个月,很少超过1年。
术前的准备: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范围广,很多情况下需同时施行肝叶切除术,且病人往往有重度黄疸、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加上胆管癌患者一般年龄偏大,所以良好的术前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准备:系统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了解全身情况,补充生理需要的水分、电解质等,并在术前和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必须确认心肺功能是否能够耐受手术,轻度心肺功能不良术前应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也应在术前尽量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