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内科 >甲亢病人该如何护理啊?
man

甲亢病人该如何护理啊?

男  |  51岁 2018-07-02 有10个回复

问题描述:我前段时间甲状腺开始肿大后,变得性情急躁、容易激动,经常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却消瘦、而且易疲劳,后来去医院看甲状腺肿大时,确认为得了甲亢。甲亢病人该如何护理啊?

回答专区

头像

郭欣雨
已帮助网友:1822

2018-07-02

精神刺激是本病发生的常见诱因,常因忧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而症状加重。因此,甲亢病人要注意调畅情志,修身养性,要遇事不怒,静心休养,常听优雅动听的音乐,养成种花、养鱼、养鸟等习惯,以怡情养性,安静神志,逐渐消除精神症状。家人及同事也要同情安慰、理解关心,避免直接冲突。另外烟酒可促使病人兴奋、激动,甚至烦躁,心跳加快,会加重病情,需戒烟忌酒。禁用咖啡、浓茶等各种刺激性食品,注意控制每日饮食中碘的摄入量。

头像

彭含迪
已帮助网友:1768

2018-07-02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和手指震颤情况,注意有无焦虑,烦躁,易怒,心悸等甲亢加重的表现,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注意各种激素的监测结果。采取保护措施预防眼睛受到刺激或伤害。外出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灰尘和异物的侵害。经常以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过度干燥,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眼睑不能闭合者用无菌纱布或眼罩覆盖双眼。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减轻球后水肿。指导病人当眼睛有异物感,刺痛或流泪时,勿用手直接揉眼睛;定期检查角膜以防角膜溃疡造成失明。

头像

邓超明
已帮助网友:1139

2018-07-02

体温过高者给予冰敷或酒精擦浴以降低体温;躁动不安者使用床挡保护病人安全;昏迷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肺炎的发生。指导病人遵医嘱按剂量和疗程服药,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开始3个月,每周查血象1次,每隔1~2个月做状腺功能测定,每天清晨卧床时自测脉搏,定期测量体重,增加体重是治疗有效的标志。若出现高热,恶心,呕吐,不明原因腹泻,突眼加重等,应及时就诊。

头像

李泽
已帮助网友:2879

2018-07-02


避免各种刺激,轻者可适当活动,但不宜紧张和劳累,重者则应卧床休息。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限制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注意补充水分。
有突眼者,应加强眼部护理,如经常点眼药,外出时戴茶色眼镜,以避免强光与灰尘的刺激,睡前涂眼药膏、戴眼罩,抬高头部,低盐饮食,以减轻眼球后软组织水肿。高热、咽痛时要警惕粒细胞缺乏,定期复查血象。
以上是对“甲亢病人该如何护理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陈铁琳
已帮助网友:1893

2018-07-02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甲亢是有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甲亢病人情绪要稳定,不要激动,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平时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避免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加强眼部的护理,带有色眼镜,经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过度干燥,睡觉和休息时抬高头部。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1647

2018-07-02


甲亢病人在治疗早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不良环境刺激而致病情加重。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每日供给热量,补偿机体代谢亢进的消耗。患者还要多饮水以补充水分,但禁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等。

头像

刘晓智
已帮助网友:2621

2018-07-02


你前段时间甲状腺开始肿大,变得性情急躁,容易激动,而且易疲劳,经常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去医院看确认得了甲状腺功能亢进。
建议,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感觉检查结果口服药物,平时饮食方面不吃含碘多的食物如海鲜,海带,碘盐等,尽量保持清醒稳定。

头像

姚志彬
已帮助网友:1743

2018-07-02


根据你所描述的一个情况,您目前是有一个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
权限功能亢进的话一般表现为,食欲带销售,情绪一激动手抖和眼睛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吃一些抗甲状腺的药物,丙硫氧嘧啶,普拉洛尔等控制症状。
以上是对“甲亢病人该如何护理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欣铃
已帮助网友:2192

2018-07-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主要表现在高代谢症候群,情绪容易激动甲状腺出现肿大。
建议目前需要给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尽量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绪的稳定,注意让患者充分的休息。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2101

2018-07-02


甲亢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增高。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平时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调理。饮食须注意三高一忌一适量,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适量补充钙、磷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作息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