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内科 >去年5月11曰高血压脑出血
man

去年5月11曰高血压脑出血

男  |  41岁 2018-06-25 有13个回复

问题描述:去年5月11曰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14毫升,住院保守治疗,出院后左边麻木,行走几乎正常,但一直就是头晕目眩,至17年10月20日发现恶心干呕,胸闷做心电图显示是心肌缺血,该怎么治疗

回答专区

头像

王国俊
已帮助网友:2269

2018-06-25


,出院后要经常监测血压,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心肌缺血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如复方丹参片,丹七片,消栓通络胶囊等药。要进行康复训练。

头像

李成希
已帮助网友:1046

2018-06-25


请问患者是您本人吗?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史?
请问会吸烟吗?如果会吸烟首先建议您戒烟。再者看血压血糖怎么样,如果不正常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冠心病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您这么年轻,建议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看一下。

头像

李芯蕾
已帮助网友:1628

2018-06-25


根据你描述的症状,考虑脑出血后遗症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建议对症治疗控制原发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扩血管,中药应用血栓通胶囊,活血化瘀。适当康复训练,饮食清淡。

头像

王国俊
已帮助网友:2269

2018-06-25

您去年5月份的时候,因为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住院治疗,采取的保守治疗,出院后左侧身体麻木,行走正常,但一直就是有头晕,目眩的症状,昨天出现恶心,胸闷的症状,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最好上传您的心电图帮你看看!

头像

胡世林
已帮助网友:1420

2018-06-25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目前治疗心肌缺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病情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建议患者在治疗时选择正规的医院,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血塞通、银杏叶片等选择使用;如果有胸闷、胸痛等可以使用麝香保心丸、消心痛等缓解。低盐低脂饮食,防寒保暖,注意休息等。

头像

张世清
已帮助网友:1861

2018-06-25


心肌缺血,是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心电图检查是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方法。
发生心肌缺血时的症状表现可以是多样的,常见的有胸闷,心慌,心中悸动,左胸疼痛,莫名的心烦不宁、易激惹,近期无明显原因出现的身体疲倦、精神不振,失眠,性欲及功能开始低下等等。

头像

符云辉
已帮助网友:2474

2018-06-25


目前的情况有可能是冠心病引起来的症状,高血压往往会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目前可以口服改善,心脏供血的药物治疗。
低盐低脂饮食,少量多餐,多吃蔬菜水果,目前的情况可以口服改善心脏的供血药物治疗,同时要稳定血压,血脂,才能够逐渐恢复正常,多休息。
以上是对“去年5月11曰高血压脑出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林春桥
已帮助网友:2012

2018-06-25


根据您的资料分析,建议您去康复科就诊,进行康复。
根据您的资料分析,脑血管后遗症应进行神经康复,参加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理疗,针灸等

头像

孙卫江
已帮助网友:1271

2018-06-25


这种情况考虑脑出血后遗症合并心肌缺血,可以用一些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来治疗。
依据您的描述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些扩张脑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来治疗,配合康复理疗。

头像

夏远波
已帮助网友:1246

2018-06-25


您平时是否有心慌胸闷的症状?有没有胸痛的症状?您目前出现的头晕目眩,考虑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症状。
您目前脑出血之后是否一直服用药物的治疗?若您出现头晕目眩的话,可以加用一种药物倍他司丁(敏史朗),而心肌缺血的症状,可以服用一些改善心肌的药物。复方丹参滴丸稳心颗粒。具体的您可以回复咨询,祝您健康

头像

刘林勇
已帮助网友:1906

2018-06-25


,考虑还是高血压引起的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1.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引起血压身高的因素。2.一直有头晕的症状,现在出现了恶心,呕吐,建议到心内,神经内科详细检查,全面评估病情,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以上是对“去年5月11曰高血压脑出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王淼
已帮助网友:1580

2018-06-25


从上述情况来看,不能排除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心肌缺血的可能。
现在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表现,结合相关的心电图等检查,才能详细明确病变原因,选择治疗方法。

头像

彭丽霞
已帮助网友:1919

2018-06-25


这个心肌缺血的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改善心肌代谢等方法。具体所用药物可由当地心血管内科医生指导。
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油脂饮食(一日摄入食盐不超过6克,油脂不超过25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