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其他 >女人怎么样怀孕快
man

女人怎么样怀孕快

女  |  26岁 2017-06-23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结婚两年了,一直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但是都没有怀上孩子,我很多女性朋友都跟我说这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自己属不属于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有哪些?

回答专区

头像

李海涛
已帮助网友:1714

2017-06-23

怀孕一个月的注意点
生活上应注意的事项
初次怀孕的女性,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连串的变化,因为是第一次,孕妇自己往往还浑然不觉,若是原本没有生育的计划,或是根本不了解身体的反应,以致误食药物或者疏忽了生活上的细节,都很可能对胎儿和母休产生不良的影响,
就身体反应而言,怀孕初期可能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若胡乱买药吃,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说不定还会生出畸形儿呢!所以平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任意服用药;最安全办法是去看医生,找出病因,
自觉身体不适时,不要勉强做剧烈运动或在此时远游,以免造成意外流产;此外,若有必要,不要随意做X光照射,应先检查身体状况,确定有无怀孕,
这些生活上的细节,在身体健康、正常情况下,偶尔误犯好象无关紧要,但若是孕妇,就很可能是一大致命伤,所以必须谨慎从事,
应该了解与准备的事
此时,虽还没有特别应该准备的事,不过在怀孕约一个月时,会有孕吐的现象,应多准备一些能缓和孕吐情形的食物,如酸梅、水果等,
怀孕两个月的注点意
生活上应注意的事
孕妇在此一时期非常容易流产,必须特别注意,应避免搬运重物或做激烈运动,而家事与外出次数也应尽可能减少,不可过度劳累,多休息,睡眠要充足,并应控制性生活,
这段时间是胎儿形成脑及内脏的重要时期,不可接受X光检查,也不要轻意服药,特别应该避免感冒,烟和酒会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两者都不宜尝试,如果家中有饲养猫、狗或小鸟等宠物,应尽量避免接触,以免感染血原虫症,最好把这些宠物送给别人或暂时寄养在朋友家中,
应该了解与准备的事
求诊的妇产科医院和医生关系着未来的定期检查及入院生产,应当仔细选择,
怀孕三个月的注意点
生活上应注意的事
和怀孕两个月期间相同,此时也容易流产,生活细节上特别留意小心,
平常如有做运动的习惯,仍可持续,但必须是轻松且不费力,如舒展筋骨的柔软体操或散步,剧烈运动应避免尝试,也不易搬重物和长途旅行,至于操作家事可请先生分担,不要勉强,上下楼梯要平稳,特别应随时注意腹部不要受到压迫,
上班的职业妇女,应保持愉快的工作情绪,以免因心理负担过重,压力太大而影响胎儿的发育,此时,若能取得同事的谅解,继续工作应不成问题,
在这个阶段,夫妻最好不要行房,至少也需要节制,且避免压迫到腹部体位,时间则越短越好,
此外,为预防便秘,最好养成每日定时上厕所的习惯;下腹不可受寒,注意时时保暖;不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如分泌物增加,易滋生病菌,应该每天淋浴,以保持身体清洁,
如果发生下腹疼痛或少量出血时,或能是流产的征兆,宜立刻到医院求诊,
应该了解与准备的事
至少应在本时期之前接受初次的产前检查,以后每3-4周作一次定期检查,

头像

杨桂芳
已帮助网友:1314

2017-06-23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输卵管通液或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虽然操作简单,但准确性差,效果不满意,已逐渐被淘汰;输卵管植入术,吻合术或造口术等外科显微手术设备要求高、耗资大并且在功能恢复方面疗效不确切,

头像

李海涛
已帮助网友:1714

2017-06-23

输卵管堵塞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占不孕患者的1/3,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不孕症的治疗难题,输卵管堵塞主要由于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黏膜炎性改变,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或成片脱落,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继而输卵管管腔或伞部闭锁,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1647

2017-06-23

我们常常说到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一般会出现如下症状:
1,肌肤恶化: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气急躁 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变得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
3,妇科疾病 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妇

头像

张晓光
已帮助网友:2153

2017-06-23

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