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内科 >生物治疗费用
man

生物治疗费用

女  |  46岁 2017-06-19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癌症的生物治疗费用大约是多少啊?生物治疗效果怎么样啊?在这段时间需要注意些什么?接受生物治疗,治愈的机会多大?

回答专区

头像

胡书香
已帮助网友:2004

2017-06-19

细胞因子治疗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免疫球蛋白、补体不包括在细胞因子之列,

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 :

⑴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已报道IL-1-IL-15,

⑵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⑶干扰素(interferon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N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⑷肿瘤环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2882

2017-06-19

折叠非细胞治疗包括

1. 抗体治疗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是生物治疗方面的一项技术,具有性质纯、效价高、特异性高、血清交叉反应少或无等特点,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抗药物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临床试验,现已证实,其对前列腺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鼻咽癌、恶性黑色毒瘤、血液系统肿瘤等肿瘤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抗肿瘤单抗药物一般包括两类,一是抗肿瘤单抗;二是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或称免疫偶联物,床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单抗药物有:

⑴Herceptin是重组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的连续使用可阻断 HER2再循环到胞浆膜的过程,加速了HER2进入降解的旁路,而防止它与其他HER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

⑵Rituximab是人源化的嵌合抗体,是由IgGl kappa抗体和鼠的抗CD20抗体可变区相结合的,可识别带有CD20 细胞标记的恶性B细胞和正常B细胞,对其他正常细胞无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

⑶Panorex是鼠源性IgG2a单克隆抗体,靶目标是癌细胞表面抗原17-1A,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治疗肿瘤的单抗药物还有:TheraCIM(人源性的鼠IgG亚型单克隆抗体)、 CDP791(抗生长因子受体抗体)、AFP-scan(Tc99m标记的鼠源性抗体碎片)、CEA-Cide,MDX-447(人造抗EGFR抗体)等,

2. 多肽疫苗

肿瘤多肽疫苗因制作工序简单、费用低廉、化学性质稳定、无致癌性等优点而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 理想的多肽疫苗免疫原性强,能激活抗原特异性CTL和HTL反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害作用. 但是普通的多肽抗原因其表位单一、分子量小易降解等原因而致免疫原性弱,只能激发低水平的CTL反应,不能获得理想的抗肿瘤效果. 故在多肽疫苗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解决提高免疫原性的问题.

头像

刘艳美
已帮助网友:1174

2017-06-19

生物治疗分为细胞治疗和非细胞治疗,

折叠肿瘤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往往需要采集患者自体的细胞进行制备,再回输至患者体内,因此无法规模化生产,这种治疗方法更适于在医疗机构开展,完成从采集、制备到回输的全过程,

按照应用和研究的先后顺序,肿瘤细胞治疗分为:

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

LAK细胞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淋巴群或亚群,而是NK细胞或T细胞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下成为能够杀伤NK不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应用LA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 immunotherapy)与直接注射IL-2等细胞因子联合治疗某些肿瘤,已获得一定的疗效,

1982年Grimm等首先报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加入IL-2体外培养4-6天,能诱导出一种非特异笥的杀伤细胞,这类细胞可以杀伤多种对CTL、NK不敏感的肿瘤细胞,目前尚未发现LAK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许多实验表明,LAK细胞的前体细胞是NK细胞和T细胞,

临床应用LAK细胞于恶黑等疾病的治疗,但是需要结合IL-2联合治疗,由于IL-2用量大,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毒副反应,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毒副作用是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和多器官功能失调,可引起胸腹腔积液、肺间质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地卢CLS的机理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和产生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2.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 )

1986年Rosenberg研究组首先报道了TIL,用机械处理和酶消化方法,从肿瘤局部分离出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加入高剂量IL-2体外培养,残存的肿瘤细胞7~13天全部死亡,

从手术切下的肿瘤组织、肿瘤引流淋巴结、癌性胸腹水中获得淋巴细胞,加IL-2培养后,其生长、扩增能力强于LAK细胞,报道说应用TIL治疗14例转移性肺癌等晚期肿瘤患者,其中4例肿瘤缩小50%以上,副作用明显低于IL-2/LAK疗法,

头像

胡书香
已帮助网友:2004

2017-06-19

一、DC治疗对肿瘤治疗的原理DC治疗流程图
DC治疗流程图
①DC可以高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的肿瘤抗原结合,形成肽-MHC分子复合物,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MHC-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Ⅱ类限制性的CD4+ Thl反应,同时,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40等)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第二信号,启动了免疫应答,

②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12、IL-18激活T细胞增殖,诱导CTL生成,主导Th1型免疫应答,利于肿瘤清除;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

③DC分泌趋化因子(Chemotactic Cytokines, CCK)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如IL-12、IFN-γ)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形成,上述CCK进一步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 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 和CD8+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伤,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二、CIK治疗对肿瘤治疗的原理①. CIK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 膜进行胞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

②.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

③. CIK细胞分泌IL-2、IL-6、IFN-γ等多种抗肿瘤的细胞因子; ④. CIK细胞回输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1401

2017-06-19

生物治疗包括细胞素治疗、抗细胞素治疗、免疫保护治疗、毒素导向治疗、基因转录因子作为药物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寡核苷酸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及基因疫苗九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