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内科 >脾胃湿热
man

脾胃湿热

女  |  22 2010-11-26 有6个回复

问题描述:我经常胀气,排便不畅,消化不好,舌苔很厚,早上还发黄,感觉口干,味道很重,口水腥臭,刷牙喝水 也没有用,是不是属于脾胃湿热,不知道吃什么药好?
补充说明:
不知道吃点什么药好

回答专区

头像

魏仲恩
已帮助网友:2743

2010-11-26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目前出现腹胀,排便不畅,口干口臭,舌苔厚,发黄等,这个是比较典型的脾胃湿热的情况,但是考虑到湿热的起因多由脾虚运化不及引起,建议清利脾胃湿热的同时,注意健脾养脾。1、结合年轻女性的一般生理病理特点,考虑目前出现的症状,建议在清利肝胆脾胃湿热的同时,注意疏肝理气和胃治疗。中成药方面,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清利肝胆脾胃湿热,“胃苏颗粒”疏肝理气和胃。2、平时注意适当多喝点薏米粥,红豆粥等健脾清热利湿通便之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点肥甘厚味之品。3、不要熬夜,晚上十一点前休息,注意三餐规律,按时休息,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和胃肠蠕动。4、湿热常有粘滞难去的特点,建议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一般至少得一月左右。医生询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李泽
已帮助网友:2879

2010-11-26

脾胃湿热 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首先的注意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药物可以吃归脾丸,黄连上清丸合用就可以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1322

2010-11-26

你好,你这样的情况的话一般胃火比较大,你您这样的情况的话一般可以吃一些清火片,或是喝一些泻火的查,如金银花,还有白菊等都是可以治疗你的这个问题的!饮食上面也要注意可以少吃肉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之类的。可以煮白萝卜汤喝,这个是排气的,有助缓解你胀气的情况,还有就是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早晨的话最好是起来后先喝一杯蜂蜜水。这样就可以缓解你便秘的问题!晚上睡觉前可以按摩肚子,沿着肚脐逆时针按摩20分钟,效果还是很好的!祝您身体健康

头像

符卫锋
已帮助网友:1435

2010-11-26

你好,从你所说的情况来分析,你患有脾胃不和,胃火旺盛,其一般症状表现为舌胎发黄,口臭,肖化不良,胃胀等,你好,针对你的病症,现在最好采用中药来治疗效果会比较好,比如吃中药丸剂牛黄解毒丸等,多喝开水,注意饮食,多吃水果等,

头像

符云辉
已帮助网友:2474

2010-11-26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头像

廖元兴
已帮助网友:2091

2010-11-26

最佳答案清华饮治疗脾胃湿热不错,可以试一下。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