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内科 >消化内科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
man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

男  |  23岁 2016-04-19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人体内脏
人体各个内脏有毛病可以从体表哪个地方看出?找一些人体内脏的结构资料,可是发现上网查很多很杂,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
麻烦,有资料的能不能告诉我呢,
我要的就是简单了解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性质、位置之类的,最好有图片和文字,或者最最好的是有视频,我可以下载下来看,

回答专区

头像

李泽
已帮助网友:2879

2016-04-19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病理原因:当心脏本身有病时,针刺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将大为增加,心脏肥大或心包积液,可使刺道变短,同时在体表投影面积增大,而致可能造成损伤的穴位数目增加,心肌炎,由于心肌出现炎症、变性及坏死等,组织结构常变得非常松弛,这样,针尖便极易损害心肌组织,心包炎,特别是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心包腔闭塞成为一个纤维瘢痕组织外壳,表面变得异常粗糙,致使毫针容易刺中,

三、操作原因:(一)、手法不当:1.针刺过深,方向错误,前胸胸壁较薄,离心脏近,深刺则易误中,或在针刺时,押手过重,刺道变短,即使刺得不深,也会造成损伤,有以仅用1.5cm长之毫针,导致右心室破裂死亡者,针刺方向错误,可使得非心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鸠尾等穴内施针时,也会伤及心脏,2.留针时间过长,一旦针刺损伤心脏,由于心脏不断作自主性收缩与舒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促使心壁裂口不断增大,而发生机械性心脏破裂,

(二)、穴内埋针:此系指毫针刺入穴位,因不慎折断于内;或因有意剪断针尾,埋藏于穴内,后者以日本多见,埋针可在体内游走而损伤心脏,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埋针后不久,也可隔十数年后出现,往往与埋针部位是否靠近心脏或活动度大小有关,四、间接原因:比较少见,多发生于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的初诊病人,因不了解针灸疗法,过度的紧张、恐惧,导致心脏损伤,如日本一例老年病人,在针刺治疗其胃疾患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证实,为处于动脉硬化状态的主动脉弓破裂,造成心包积血之故,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心脏,一为刺伤心脏上的主要血管,一为直接刺破心壁,可引起两类病理变化:一类为大出血,不仅易造成出血休克,还因针刺所致的心包裂口较小,心包内积血不易排出,压迫心脏,产生心包填塞现象,如针刺伤及冠状动脉,更可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另一类为心功能损害,多由于刺伤心脏功能结构,致心律失常,心排血量降低,肺水肿,心力衰竭,

主要症状于针刺损伤后即刻或不久,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高度气急,紫绀,短暂性昏厥,昏厥发作时可出现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等,以至发生休克,甚则心脏骤停,如心包填塞,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急如窒,烦躁不安,脉搏细弱,心音遥远而轻微,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心包饱满,心搏微弱,

如心功能损害,则见严重心律失常,心悸、胸闷,以至心力衰竭,若为肌肉内断针所致,患者可突然出现心剧痛证候,并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因往往无先兆,且一时查不到原因,容易误诊,须特别引起医者注意,

【预防方法】一、掌握心脏投影区城穴位分布:不仅要熟悉正常情况下,而且应了解心脏病变时所涉及的穴位,在选择投影区穴位时,宜谨慎精当,

二、严格控制针刺深度和方向:尽管心脏距胸背都有一定距离,但针刺胸背部投影区穴位均应按常规深度,否则易出现事故,还应注意针刺方向,胸部穴,向肋骨缘刺或直刺;背部穴,向脊柱侧斜刺(具体深度及刺法可参考“气胸”节),鸠尾穴,可因不同的方向和深度而分别损伤心脏和肝脏,刺该穴时,宜针尖略向下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以不刺穿腹膜为准,进针时,送针宜慢,手法轻柔,为预防事故发生,必须杜绝隔衣进针,

如一例19岁女性,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针刺鸠尾穴时,取2寸针在剑突下半寸垂直进针后,再向胸骨正中线平刺1寸,用G6802型治疗仪通电,连接曲池和鸠尾针柄,见鸠尾针跳动明显,数分钟后病人忽尖叫一声,头后仰,眼上翻,呕吐,迅即拔针,见患者口唇已紫绀,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经开胸按摩心脏,心跳呼吸先后恢复,但仍持续昏迷,终因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

头像

王国俊
已帮助网友:2269

2016-04-19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穴位注射时,宜采用5号齿科针头,与水平成45°角刺入,缓缓送针至针尖抵及气管,略退0.1~0.2寸后,注入药物,为了避免注射针头误刺入气管,注射药液前,应先回抽一下,看是否有空气抽入,再予略注数滴,观察是否发生咳嗽等现象,因该穴肌层较薄,注入剂量不宜过大,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要避免应用,如必须使用时也应加以稀释,

其它如扶突穴等,虽操作上与一般穴位相同,但不宜深刺,所应注意的事项和天突穴相同,

【处理方法】

一、轻度损伤: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可给予适量镇痉止咳药物,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如出血较多者,辅以止血剂,

二、重度损伤:损伤较重或多处刺伤,特别是伴有周围血管、神经或肺组织损伤,出现呼吸困难及各种并发症时,宜急速转外科处理,对其中呼吸严重困难及分泌物无法排除者,更要考虑作气管切开术,

心脏损伤
【概述】

内脏损伤中,针刺损及心脏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素问·诊要经终论》有“中心者,环死”之说,环死,指一日内死亡,现代国内有关针刺意外伤及心脏在报道首见于1954年,迄今已报道6例,其中5例死亡,国外,无论欧美及日本,均有此类事故发生,特别是日本,还不属罕见,针刺误伤心脏,其发生率虽然并不高,但预后极为不良,故针灸工作者决不可掉以轻心,

【损伤原因】

由于心脏表面光滑,质地坚韧,又处于搏动状态,一般不易伤及,针灸疗法中,刺伤心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穴位原因:心脏位置在第二肋至第八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在此体表投影区城内,除前面有胸骨和肋软骨保护,后面有脊柱、食道等,不易受针刺直接损伤外,其余部位的穴位,如刺之不当,均有可能伤及心脏,

(一)、较易导致心脏损伤的部位:双侧的神封、步廊、灵墟,左侧之膺窗、乳根等,鸠尾穴,亦是易于发生事故的穴位,一般而言,以胸部的穴位多见,这是因为心脏前面膨隆,距皮肤表面较近,成人仅约4cm左右,

(二)、可能导致损伤的穴位:双侧之心俞、督俞、膈俞及左侧之期门、言意言喜、膈关等,背部体表距心脏较远,中间又隔肺脏,只有针刺较深时才有可发生,且往往同时损伤肺和心,

头像

韦华
已帮助网友:1966

2016-04-19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概述

内脏损伤,是指内脏各个部分受到损伤,主要包括:气管损伤、气胸、心脏损伤、胃部损伤、肝脏损伤、胆囊穿孔、脾脏损伤、肠道穿孔、肾脏损伤、膀胱损伤,

气管损伤
【概述】

气管的解剖位置较特殊,针灸不易造成损伤,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所组成,即使刺中,一般也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是,操作不当,亦可误伤,特别是如同时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则可极大地抑制呼吸功能,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损伤原因】

气管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二种:

内脏

一、穴位原因:由于气管的极大部分为胸骨所遮掩,直接能造成针刺损伤的穴位不多,其中,最易发生事故的是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凹陷正中(胸骨柄中点上1寸),其左右为胸锁乳突肌,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稍深处有颈静脉弓,再深为甲状腺下静脉,深部为气管,向下在胸骨柄后方有左无名静脉、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表明天突穴不仅直接与气管有关,周围的血管也十分丰富,且不少是重要血管,稍不谨慎,即易造成事故,另外,扶突穴针刺不当也极易伤及气管或喉腔,

二、操作原因:主要是指天突穴而言,对此,古人早有教训:“天突穴,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抵)手,即五脏之气伤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

一、针刺方向错误及刺之过深,气管在胸骨上窝处肌层覆盖较浅,直刺过深即可损伤;向左右深刺,易伤及肺组织,特别是肺气肿病人,更易并发气胸;沿胸骨柄后缘向下平刺深刺,往往误伤主动脉或无名动脉,造成大出血,目前,有些人主张,针天突时先平刺五分,针尖向喉管刺进约1~2分,针柄竖起针尖斜向下方刺入,实践证明,此法也不准确,常可导致喉痉挛,

二、手法过重,大幅度地重提猛插,动作粗暴,往往可导致气管及周围组织多处损伤,

三、留针过程中,患者剧烈咳嗽或反复作吞咽等动作,可致肌肉猛烈收缩,改变针尖的方向和深度而损及气管,

【临床表现】

因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其证候不一,

一、轻症:多系单纯伤及气管所致,咳嗽、胸痛、气急,咳吐带血丝的痰液等,亦可因刺伤喉腔,出现憋气,声音嘶哑、皮下气肿等症,

二、重症:严重伤及气管和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涌吐血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肢冷汗出,全身痉挛,意识不清,如不及时抢救,甚至窒息死亡,

【预防方法】

关键是把握好选穴和操作,

一、选穴:天突穴穴位标志较明确,但须定准,否则将影响操作,其次,对不合作者(如婴儿、畏针者及精神病患者等),或咳嗽,特别是阵发性剧咳者,应暂缓选天突等穴,可改选附近的璇玑、膻中诸穴,或背部腧穴及远道取穴等,

二、操作:据作者和多数医家经验,天突穴进针以弯刺法较为安全,其方法为:先与水平成15°交角平刺,破皮后缓缓送针,至针尖如觉抵触硬物,即为气管,略退0.1~0.2寸,改向下横刺,在胸骨柄后缘和气管前缘之间,慢慢进针,为把握进针方向,可用押手(左手)扶住针体,约刺入1~1.5寸,如得气感不明显,可作小幅度提插捻转,动作宜轻柔,直至有满意针感,如送针过程中,针尖触有坚韧感的组织,且患者感到疼痛;或者留针时,针尾出现有节奏的搏动,都表明已碰到血管,宜将针略略外退至上述现象消失,

留针期间,嘱患者少作吞咽动作,如突然出现咳嗽,应急将针退至皮下,待咳嗽平息,再按上法刺入,如咳嗽不止,宜去针另择穴位,

头像

胡书香
已帮助网友:2004

2016-04-19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体胸腔、腹腔和盆腔器官的分布:鼻、咽、喉、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卵巢、膀胱、子宫等, 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主要的内脏有:

消化系统的胃、肠、肝、胆,

呼吸系统的肺,

泌尿系统的肾脏、膀胱,

生殖系统的卵巢、子宫,(注意:心脏不属于内脏,要有管道与外接相通的才属于内脏,脾脏也不属内脏,它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没有内脏的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的功能,)

范畴
内脏在形态与发生上,与胸膜、腹膜和会阴关系密切,三者也均属内脏学范畴,

类别
内脏器官的形态不尽相同,按其构造可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部位
内脏主要集中于胸腹盆腔内,可按人为划分的标志线及分区进行定位观察,

头像

夏远波
已帮助网友:1246

2016-04-19

人体内脏解剖示意图当然和面色等有关了,不过最重要的知道怎么解决身体不适,所以转点看到的东西,希望对您有用!

1.如果想美容的话,那就搓按肺(左右都要)和横行结肠-下行结肠-S状结肠,两个部位各按摩5分钟,有排毒的功效!
2.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那就揉按大拇指下的内关节出和心脏处,有疏通血管的功效;
3.如果有经常性头痛、风寒等,那就揉按大拇指内两侧,有加深脑部供氧的作用;
4. 如果颈椎-背椎-腰椎-尾椎疾病,那就搓按大拇指下的外侧一点开始到脚躬,注意,不是脚背,也不是脚掌,是脚的内侧部位!有通经络的功效;
5.如果晕车,那就经常揉按无名指和小指指根下1CM;
6.如果孩子厌食,成人食欲不振,那就揉按图所示的胃的部位;可以增强胃液分泌;
7.如果睡觉后,肩膀疼,那就按摩无名指指根出外侧,可以适当扩大范围揉按;
8.肾不好,就按肾,但是力度不能大,否则伤内脏!
9.失眠,搓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