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其他 >肝脏不好的症状
man

肝脏不好的症状

男  |  22岁 2016-04-17 有2个回复

问题描述:怎么了肝脏不好的症状,我一个朋友得了这个病,但是怎么去治疗,肝脏不好的症状有人了解的吗?可以告诉我?!

回答专区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2882

2016-04-17

8. 直接胆红素(DBIL)
肝脏不好的症状正常参考值:0—6.84μmol/L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在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稍有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也可见直接胆红素升高,
注意事项:
①空腹取血,取血后尽快测定;
②胆红素对光敏感,标本应尽量避光
③严重溶血使测定结果偏低
6病症
编辑

肝脏不好的症状
症状1,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
肝掌
肝掌(2张)
症状2,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
症状3,持续性微热,或发恶寒,
症状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症状5,酒量突然减少,
症状6,脸色晦暗失去光泽,
症状7,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
症状8,尿液变为啤酒色,
症状9,肝掌、蜘蛛痣,
肝脏不好的症状症状10,头昏,
症状11,全身发黄,特别是巩膜发黄,
肝脏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最为严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发作快,死亡也快,肝病可怕之处,正是在于病人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症状, 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风感冒、发烧、作呕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最后甚至丧命,或者,许多人都会就表面的诊断或推测自己是否得了肝病,专家却解释,一般疲惫、腹胀、肚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运动健将,也不代表安好无恙,正因为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就是医生称肝病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没有特别症状的肝病虽然可怕,但只要及时发现,它也并不会致命,有些肝病病人在接受短期的治疗之后,便可没事;有些则可能是属于慢性的,好运还是可以活一辈子的,所以,染上了肝炎的病人千万不要不加理会,小心就这么恶化演变成肝癌,治疗要从病源着手,控制肝炎病毒,辅以化疗,双管齐下,在治疗肝癌方面,就会取得成功,虽然有许多医学刊物报道说,对肝癌的治疗,中医的治疗高于其它疗法,对这种见解,李晔医生却表示不十分赞同,她说:“以我个人临床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肝癌,配合气功和食疗等,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多喝水、戒烟、戒酒和戒吃含有毒素、含有染色素或是刺激性的食物,在进补方面,黄医师推荐丹参、柴胡、杞子等药材来保护肝脏,并加强肝脏功能,棉茵陈则能够起清肝去黄的作用,除此以外,身体检查更是重要,因为“病从浅中医”,及早发现身体的不妥而接受适当的治疗,这才是上上之策,
通常,只需通过简单的抽血检查便可粗略地知道自己的肝是否出了问题;必要时,再做腹部超音波检查, 紧记着:“预防胜于治疗”,注意饮食,并做定期的身体检查,才能确保身体的真正健康,
以上是我对你提出的问题作出的一个回答,你想要了解和知道的答案都在上面拉,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得上你,,,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1401

2016-04-17

肝脏不好的症状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严重黄疸及浑浊血清也可使结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常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3. 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5g/L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肝脏不好的症状4. 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5.球蛋白(GLB)
正常参考值:20-30g/L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肝脏不好的症状7.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3.42—20.5μmol/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干功能指标,黄疸发生的原因: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②肝细胞处理能力下降,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肝内淤滞性黄疸、代谢障碍及肿瘤所治的肝病变,③肝细胞在肝外的排泄障碍,由结石、肿瘤、狭窄、炎症、寄生虫等所致的胆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