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外科 >普外科 >痛风发作时有特效止痛药吗?
man

痛风发作时有特效止痛药吗?

男  |  42岁 2016-04-16 有1个回复

问题描述: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42岁发病时间:10天主要表现:右膝关节肿胀,疼痛难熬,夜深人静时更甚,诊断及化验结果:尿酸过高:痛风,

回答专区

头像

霍思瑜
已帮助网友:1347

2016-04-16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目的:①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②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③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一)一般治疗

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等)的大量摄入;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等;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目的是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

1.排尿酸药 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当内生肌酐清除率3.57mmol (600mg)时不宜使用;用药期间应多饮水,并服碳酸氢钠3~6g/d;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常用药物:①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25~100mg/d,该药的不良反应轻,一般不影响肝肾功能;少数有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炎,发热少见.②丙磺舒(probenecid,羧苯磺胺):初始剂量为0.25g,每日2次;两周后可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g/d.约5%的患者可出现皮疹,发热,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别嘌呤醇(allopurinol)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的生成减少,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者.每次100mg,每日2~4次,最大剂量600mg/d,待血尿酸降至360μmol/L以下,可减量至最小剂量或别嘌呤醇缓释片250mg/d,与排尿酸药合用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皮疹,发热,肝损害,骨髓抑制等,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

3.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成人口服3~6g/d,长期大量服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因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

(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迅速给秋水仙碱,越早用药疗效越好.

1.秋水仙碱(colchicine)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释放白三烯B↓4,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炎症因子,同时抑.制炎症细胞的变形和趋化,从而缓解炎症.口服法:初始口服剂量为lmg,随后0.5mg/h或1mg/2h,直到症状缓解,最大剂量6~8mg/d.90%的患者口服秋水仙碱后48小时内疼痛缓解.症状缓解后0.5mg,每天2~3次,维持数天后停药.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和水样腹泻,发生率高达40%~75%,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若用到最大剂量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及时停药.该药还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以及脱发等.静脉法:秋水仙碱1~2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5~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如病情需要,4~5小时后重复注射1mg; 24小时不超过4mg.静脉注射时避免药液外漏,否则可引起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此外静脉给药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溶血,肝坏死,癫痫样发作甚至死亡,国内极少静脉给药.

2.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达到消炎镇痛.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为禁忌证.常用药物:①吲哚美辛,初始剂量75~100mg,随后每次50mg,6~8小时1次.②双氯芬酸,每次口服50mg,每天2~3次.③布洛芬,每次0.3~0. 6g,每天2次.④罗非昔布25mg/d.症状缓解应减量,5~7天后停用.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非甾体抗炎药,否则会加重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短程治疗.如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5~1mg/ (kg·d),3~7天后迅速减量或停用,疗程不超过2周; ACTH 50U溶于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滴.可同时口服秋水仙碱1~2mg/d.该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快,缓解率高,但停药后容易出现症状“反跳”.

(四)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处理

治疗目的是维持血尿酸正常水平(见高尿酸血症治疗),较大痛风石或经皮溃破者可手术剔除.

(五)其他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应积极行降压,降脂,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

【预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及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急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有肾功能损害预后不良.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askNX3TT:谢谢您梁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