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外科 >心胸外科 >渗液性心包炎的体征
man

渗液性心包炎的体征

女  |  21岁 2016-04-16 有2个回复

问题描述:我同学跟我聊天的时候,他说他这几天胸痛,咳嗽的厉害,我说让他去检查一下,别是什么严重的病,要是早发现也好早点得到很好的治疗,他检查出是得了渗液性心包炎,之前没听说过,渗液性心包炎的症状体征及病因有哪些?

回答专区

头像

王国俊
已帮助网友:2269

2016-04-16

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引起心包积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感染性心包积液
  1.菌:结核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毒:①Coxsackie B、A,Echo病毒、流感病毒;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菌:组织胞浆菌、放线菌、球霉菌、曲菌、囊球菌,
  4.生虫:阿米巴、丝虫、包虫,
  5.克次体,
  (二)全身性疾病
  1.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Takeyasu综合征、Wegener肉芽肿、皮肌炎、白塞病,
  2.态反应 血清病、Dresler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射线照射损伤,
  3.谢病 尿毒症、痛风、Addison病危象、新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者糜性心包炎,
  4.近器官病变累及 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壁间动脉瘤、肺栓塞、食管疾病,
  5.他 急性胰腺炎、地中海贫血、BoanWight综合征、Wipple综合征、非淋巴性关节炎、Relier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家族性心包炎,
  (三)肿瘤性心包积液
  1.发性 间皮细胞瘤、肉瘤,
  2.发性 肺癌、支气管癌普腺癌、胸腺癌、黑色素癌、淋巴瘤、白血病,
  (四)药物诱发心包积液
  普鲁卡因胺、姘屈唤、青霉素、异烟姘、保泰松、甲硫氧喷陡、环磷酸胺、抗凝剂,
  (五)外伤性心包积液
  贯通性胸部外伤J贯通性胸部外伤、胸腔手术后、心导管或起搏器植人后、心脏或大血管破裂、主动脉夹层剥离或大血管破裂、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正常时心包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同时也低于心房压和心室舒张压,心包容量较心脏容量大10%-20%,使其能够适应生理性心脏容量的变化,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和少量渗液均不致影响心包内压力,当渗液迅速积聚和(或)渗液量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心包内压力则急骤上升,妨碍心室舒张和充盈,使心搏量降低,收缩期血压因心搏出量减少而下降,
  同时,心包内压力增高也影响血液回流到右心,使静脉压升高,上述这些改变构成了急性心脏填塞的临床表现,

头像

李成希
已帮助网友:1046

2016-04-16

渗液性心包炎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
  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由于心包积液是逐渐增加,心包容量对积液的增长已有一定的适应,这使得大量心包积液的聚积只引起轻度的心包内压增加,表现为非限制性心包积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几乎不发生,只有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 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才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曾有过心包积液自行消失的报告,但由于这可能与病因治疗有关,因而对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时是否会有积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确定,
  对心包积液临床表现,大家得积极把握,正确认识和诊断心包积液临床表现,才能够帮助大家得出积极的确诊和治疗,通常心包积液临床表现有很多,如下便是专家的分析,
  心包积液临床表现:
  (一)心包摩擦
  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两层心包膜因发炎表面粗糙并有纤维蛋白渗出,心脏搏动时,互相摩擦而产生,摩擦音常出现于胸骨在缘第三、四、五肋间隙,也可满布心前区,坐位、深吸气后屏息时较易听到,响的摩擦音在心前区扪诊可有摩擦感,通常持续时间短暂,它可存在数小时,数天、少数可达数周,当心包积液增多,使两层心包分开时,摩擦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二)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量超过300ml或积液发生较迅速时,可以出现很多症状,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
  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
  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
  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
  ⑤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本病有时被称为“慢性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特发性心包炎”,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不具有心包炎的表现,因而这些命名逐渐避免使用,本病在心包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