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好问康 >皮肤性病科 >局限性硬皮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man

局限性硬皮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女  |  28岁 2012-05-05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额头前有一道粉红色长约5厘米宽1厘米,局限性硬皮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回答专区

头像

魏仲恩
已帮助网友:2743

2012-05-02

您好;局限性硬皮病是指表现为皮肤有斑块状或条形硬变的疾病,病因不明,病理改变为真皮及皮下组织有胶原沉积并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的浸润,不包括在系统性硬化症范围内,不伴有内脏损害,血清学改变很少或无.局限性硬皮病的治疗   1.早期炎症浮肿阶段,皮损处可用皮质类固醇局部封闭.去炎松每毫克稀释5毫升局封闭,对硬斑病效果较好.或用透明质酸酶150单位每日一次,局部注射.   2.二疏基丙醇(BAL):对于局限性硬皮病有一定治疗效果,用法为0.1-0.2每日或隔日肌注一次,15次为一疗程.   3.苯妥英钠:是一种抗惊厥药,它有明显刺激纤维母细胞和特性,近来在少数病人中应用,取得一定疗效,一般100毫克一日二次.   4.维生素E:高剂量900-1200毫克/日,口服,可作为辅助治疗.   5.物理疗法:可用音频,腊疗等治疗.   6.中医治疗:宜健脾益气,温经通络,活血软坚.

头像

李泽
已帮助网友:2879

2012-05-02

局限性硬皮病又称硬斑病,是一种限局性皮肤肿胀,逐渐发生硬化萎缩的皮肤病.好发于头皮,前额,腰腹部和四肢.皮损初起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略带水肿的斑疹,单发或多发.以后逐渐硬化呈淡黄色或黄白色.表面光滑发亮如蜡样,中央微凹,皮损处毛发脱落,出汗减少,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呈紫红色或色素加深.晚期皮肤萎缩,色素减退.皮损形状不一,根据形态不同分斑片状,带状,点滴状,泛发性四种,其中以斑片状最常见.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可出现轻度瘙痒或刺痛感,逐渐知觉迟钝,无明显全身症状,限局性硬皮病一般不侵犯内脏. 局部型硬皮病的预后较好,病人的硬斑可自行缓解或经过治疗后消退,仅遗留萎缩性瘢痕或色素沉着.对局部型硬皮病的硬魔损害,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混悬液,如醋酸曲安奈德5-10克/升,或泼尼松龙(强的松龙)2.5克/升,或氢化考的松2.55克/升加普鲁卡因作局部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4-6周为一疗程,使患处逐步变软.当皮肤有萎缩现象时,需停止注射.亦可在病损内注入透明质酸酶,每日150毫克.对线状硬皮病的治疗,除采用上法外,在肢体关节挛缩病例,可采用物理疗法,如音频理疗,蜡疗,体育锻炼等. 紧急处理方法: 必要时行外科手术解除挛缩,纠正畸形.对泛发性硬斑病病人,可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等治疗.

头像

肖平东
已帮助网友:2287

2012-05-02

局限性硬皮病又称硬斑病,是一种限局性皮肤肿胀,逐渐发生硬化萎缩的皮肤病.好发于头皮,前额,腰腹部和四肢.皮损初起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略带水肿的斑疹,单发或多发.以后逐渐硬化呈淡黄色或黄白色.表面光滑发亮如蜡样,中央微凹,皮损处毛发脱落,出汗减少,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呈紫红色或色素加深.晚期皮肤萎缩,色素减退.皮损形状不一,根据形态不同分斑片状,带状,点滴状,泛发性四种,其中以斑片状最常见.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可出现轻度瘙痒或刺痛感,逐渐知觉迟钝,无明显全身症状,局限性硬皮病一般不侵犯内脏.  临床上可见硬斑病,条形硬皮病,或两者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之中:  (1)硬斑病(morphea) 在局限性硬皮病中最多见,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胸背部,四肢,面颈部为多见,表现为皮肤斑块样变硬变厚和萎缩:开始时病变处皮肤出现红肿,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一个或多发,直径可达数厘米,逐渐增大,中央部位逐渐转为淡黄色,数年后不再进展,局部皮肤变硬,萎缩.  (2)条(带)状硬皮病(linear scleroderma)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表现为皮肤出现长条的带状硬化,可深达皮下深筋膜,肌肉层,甚至骨质,常沿肋间分布,也可见于前额,头皮,四肢,病变呈纵形分布,可致肌肉萎缩及骨发育不良,引起肢体变短和面部萎缩.  (3)点滴状硬皮病(guttate morphea) 多见于颈,胸,肩背等处,呈绿豆至硬币大,集簇性或线性分布排列. 建议找中医皮肤科大夫诊断治疗,祝早日康复!-该回复来自http://www.39ask.net 39ask健康问答网.

头像

刘晓智
已帮助网友:2621

2012-05-02

以局部注射或外用皮质激素制剂或霜剂及物理性治疗,热浴,推拿,按摩,内服维生素E,复方丹参片.避免外伤,精神紧张及感染.增强营养,保暖,活动指(趾),热浴,按摩,推拿;血管扩张,降低血糖度和改善微循环药物,丹参注射液加10%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苏林,胍乙啶,甲基多巴等;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如D-青酶胺,秋水仙,积雪贰;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山胺或苯丁酸氮芥,皮质类固醇激素;中医中药:以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为主.

头像

李江萍
已帮助网友:1463

2012-05-02

硬皮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部分病例治疗后可停止发展或缓解(一)一般治疗 去除感染病灶,加强营养,注意保暖和避免剧烈精神刺激.(二)血管活性剂 主要用于以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